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是日本研发的新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是取代退役火箭M5的后续型号。2013年9月14日下午12点45分,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火箭名称 | 艾普斯龙运载火箭 | 英文名称 | Epsilon |
研制国家 | 日本 | 首次发射 | 2013年9月14日 |
艾普斯龙为全长24.4米、直径2.6米、重91吨的三级火箭,大小仅有日本主力火箭H2A号的一半。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作为2006年退役的M5火箭的后续型号,“艾普斯龙”能通过发射前自动检查这一“人工智能”来削减成本。火箭分三级,第一级使用的是日本的主力火箭H2A运载火箭的固体燃料助推器,第二级和第三级则使用M5火箭的技术。
世界绝大部分运载火箭使用的煤油、液氢液体燃料,因为这种液体燃料无论在安全性、成本方面都已经比固体火箭更好。事实上固体燃料火箭的最大价值是可以随时待命发射,且可以长期储存,这些优势实际上是作为军事用途的导弹,尤其是携带核武器的洲际导弹更加重视的。而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所谓的“智能化”检测,实际上是机动部署洲际导弹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韩国《朝鲜日报》对于日本艾普斯龙运载火箭的军事用途表示关注。认为因为使用了同洲际弹道导弹相同的的固体燃料,有可能转用为武器。
战后,日本以民用目的大力发展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如利用核电站,掌握核技术并偷偷存储大量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钚等原料;以民用航天发射为名,大力发展运载火箭,并成功掌握返回技术,而这些正是洲际导弹所需要的技术。战后日本政府美化、否认二战侵略历史,不断制造“朝鲜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不断增加军事力量,修改宪法,冲击战后秩序。日本政府的种种做法,不得不让人认为,艾普斯龙运载火箭具有轻易改装成洲际导弹的能力,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政府借发展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来秘密研制洲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