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号运载火箭,是韩国首枚运载火箭,全名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I,KSLV-I)。因在韩国南部全罗南道高兴郡外罗老岛罗老宇宙中心发射而得名。罗老号为二级火箭,一级火箭由俄罗斯制造,二级火箭由韩国制造。2013年1月30日,罗老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名称 | 罗老号运载火箭 | 研制国家 | 韩国、俄罗斯 |
发射场 | 罗老宇宙中心 | 首次发射 | 2009年8月25日 |
火箭全重 | 140吨 | 最大直径 | 2.9米 |
罗老号为两级火箭,一级火箭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央制造,使用的是将于2011年发射的俄安加拉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推力为170吨;二级火箭为固态燃料火箭,由韩国制造,推力为8吨。火箭总重140吨,直径2.9米。
韩国的运载火箭工程总耗资约4亿美元。这项工程始于2002年8月,最初定于2005年年底完成火箭制造,2007年10月发射。由于与俄方签署协议出现滞后等原因,发射日期先是推迟至2008年12月,后又因技术等原因,推迟至2009年8月。
1992年,韩国研发并通过海外发射场发射了数枚火箭,如KSR-1和KSR-2探空火箭。
2000年,韩国在俄罗斯帮助下开始建造罗老宇宙中心,该发射场位于高兴郡,离首尔485公里。
2002年11月28日,发射场成功发射了重6吨的液体探空火箭KSR-3。同年,韩国宣布将在KSR-3基础上研发一种卫星运载器,2005年前完成。运载火箭将全部采用本土技术,采用KSR-3的122吨煤油液氧发动机。
2005年,当局宣布第一级采用俄罗斯的RD-191发动机。发动机项目也随着俄罗斯的安加拉运载火箭一起因资金短缺而一再拖延。
2004年10月26日,韩国代表团访问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时,双方签署协议,共同建造发动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场。协议还规定俄方制造火箭第一级,韩方制造火箭第二级。而韩国方面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而加入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俄罗斯宇航局审核全部文档和协议并批准。从2002年计划启动到2008年10月罗老号最终出现在罗老宇航中心,韩国已耗费约5000亿韩元(4.88亿美元)的经费。
从罗老号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韩国负责的第二级非常小
第一级
罗老号为两级火箭,第一级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制造,推力200吨
发动机:1台安加拉UM RD-191
推力:209.47 吨
比冲:338秒
推进时间:300秒
燃料:LOX/精炼煤油
第二级
罗老号第二级火箭为固态燃料火箭,由韩国制造,推力8吨
发动机:1台KSR-1
推力:8.62吨
比冲:250秒
推进时间:25秒
罗老号于当地时间2009年8月25日下午5时(北京时间下午4时)发射升空。但罗老号的二次分离晚于预定设计,未能将搭载的科学技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约70分钟后,韩国当局宣布火箭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部分失败”。韩国自主研发的第二级推进火箭发生故障,卫星整流罩未能张开,导致整体质量过大坠回地球。该火箭搭载的卫星残骸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的郊外被发现。
罗老号于当地时间2010年6月10日下午5时01分(北京时间下午4时01分)再次发射。火箭在飞到70千米高空后和地面失去联系,随后证实火箭在该高度脱离轨道坠毁。这是罗老号第二次发射失败。韩国方面宣布将继续发射,直到成功为止。由于第二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发射后第137秒运载火箭发生爆炸坠毁,而这正好发生在俄罗斯专家研制的一级液体发动机工作期间,它本应工作232秒。据此韩专家称火箭爆炸时刻是俄专家设计的第一级发动机在工作,事故原因在俄方。俄方则认为,原因可能是韩国制造的第二级发动机提前点火造成的,发射失败的原因在韩方。
推迟
罗老号的第三次发射预定于2012年10月26日,若当天不能发射,将于27-31日期间发射,并计划在发射预定日临近时确定最终发射日期。具体发射时间也将综合分析发射当天的天气、太空环境、与太空物体的碰撞可能性后最终确定。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战略技术开发员卢京元28日表示,韩俄双方在罗老宇宙中心召开了韩俄飞行试验委员会会议。应俄方要求,会议决定将罗老号破损的橡胶环形态的密封条交由俄方进行精密分析。罗老号是否进行第3次发射以及具体的发射日程将由罗老号第3次发射管理委员会正式决定。但该委员会计划于2012年10月29日成立,届时将对飞行试验委员会的决定进行追认。氦气泄漏是因为密封条破损,还是因为先出现缝隙才导致密封条破损,这个问题尚未有定论。如此一来,罗老号已经不可能在原定的10月31日之前发射。
罗老号技术团解释称,在将密封条移交给俄罗斯之后,俄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精密分析的结果并将其通报给韩方。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预测称,即使精密分析能够快速结束,韩国也需要重新安排发射日程,并向国际机构通报,因此,第三次发射最快也只能在2012年11月中旬以后进行。
导致运载火箭罗老号第三次发射被推迟的原因在于罗老号和发射台的连接部分出现了裂缝,连接发射台和罗老号的氦气注入口的连接零部件“适配器砌块”不良导致橡胶垫受损。
卢京元称,将把俄罗斯产的适配器砌块整体更换之后,重新进行发射。因为需要从俄罗斯购入零部件,替换和试验大约需要1至2天时间。因此,预计重新发射的日期很可能定在11月16日前后。
适配器砌块位于罗老号一级火箭两侧翅膀中间最下面的突出位置,是一个直径约40厘米,高约35厘米的蓝色圆筒,是为罗老号升空的时候能顺利脱落出去而设计的。
重新发射
据韩国YTN电视台报道,韩国计划2013年1月30日再次进行罗老号火箭第三次发射。
2013年1月29日,与罗老科学卫星进行信息交互的最后一次演练在韩国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中心成功结束,这颗卫星将搭载在预定于2013年1月30日发射的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上。
2013年1月29日,罗老号完成了最终的发射演练,负责人表示演练很成功,如果不出现突发的情况,罗老号将按计划当地时间2013年1月30日下午3点55分到7点30分之间在罗老航空中心发射升空。
成功发射
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当地时间2013年1月30日下午4时(北京时间30日下午3时)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